分享好友 中职资讯首页

山东大学感动!致敬!来听山大援鄂医疗队员的战疫故事

烟台中职网2023-04-11 18:2252220

英雄的名字,山大的荣光。6月2日下午,山东大学举行援鄂医疗队表彰暨先进事迹报告会,表彰为援鄂抗疫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六位最美逆行者代表郝学喜、孙元婧、郭海鹏、周敏、曹英娟、马承恩先后作个人先进事迹报告。校党委书记郭新立、校长樊丽明出席活动并为受表彰者颁奖。

危急时刻,毅然逆行,共克时艰,不辱使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第二医院共派出312名医务人员奔赴抗疫一线,其中援湖北队员295名,广大医务工作者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最高使命,舍身忘我,英勇无畏,充分展现了山大精神,彰显了山大力量,作出了山大贡献。他们是全体山大人的榜样,是白衣天使,是新时代的英雄,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会上,副校长韩圣浩宣读了《山东大学关于表彰抗疫医疗先进典型的决定》。经研究,学校决定授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2个集体“山东大学援鄂抗疫模范集体”称号;授予王静等16位同志“援鄂抗疫突出贡献奖”称号并记功;授予于书卷等278位同志“援鄂抗疫先进标兵”称号并给予嘉奖;授予丁峰等17位同志“抗疫医疗先进个人”称号;追授张静静同志“援鄂抗疫突出贡献奖”称号并记功。郭新立、樊丽明为受表彰集体和个人颁奖。

在事迹报告环节,郝学喜、孙元婧、郭海鹏、周敏、曹英娟、马承恩先后分享了援鄂期间的抗疫故事和个人感悟。大疫有大爱,逆风有行者。六位代表的报告,一堂课的时间,让大家回到湖北一线抗疫的艰难时光。一位位我们寄托生的希望的白衣天使,一个个危难时刻果敢逆行的坚毅身影,一份份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请战书,一声声同舟共济、不辱使命的铿锵呐喊。一起来听,听他们的铁血与柔情,痛苦与抉择,泪水与承受,以及最终绽放的笑脸与释然。

郝学喜:人生最厚重的爱是家国之爱

郝学喜是山东省第二批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大年初四随医疗队驰援黄冈,担任“山东二队”重症四组组长。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他与同事奋战54天,参与救治患者411人,包括重症、危重症患者92人。

援鄂期间,郝学喜主动承担了钻研学习治疗方案这堂必须完成的“速成课”。从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第一例妊娠合并新冠肺炎患者出院的初战告捷,到医疗队首次应用专利器具对患者成功实施俯卧位通气治疗的效果明显,经受了这次战疫的洗礼、教育,他备受鼓舞,成长颇多。

“我深知你是个孝子,自你母逝后,你们夫妻对我关心照顾更加备至……然自古忠孝难两全。咱们家有三个共产党员,你也没有忘记医学生的誓言。”这是郝学喜人生第一次收到来自父亲的一封家书,也让他在最艰险的环境里深深体会到,人生最厚重的爱正是中国人身上源远流长的家国之爱。在某个瞬间,他突然明白了歌词“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深刻内涵。

回望黄冈,已是千里。郝学喜明白,正是无数人的勇敢逆行,以家国之爱汇聚成中华民族磅礴向前的时代力量。这力量支持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孙元婧:52个日夜里,我的所失所得所守

孙元婧是山东省第六批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第四批援鄂国家医疗队队员,2月9日奔赴武汉疫区,入驻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收治点——同济医院光谷院区。

和死神的赛跑并不注定赢,但是哪怕会输,仍要全力以赴。孙元婧分享了自己参与救治患者的经历,陪伴走过艰苦42天最终逝去的老徐,担心气溶胶传染护士而故意“疏远”大家的60岁阿姨,患有阿尔茨海默综合症经常闹脾气但最终被哄好的90岁老奶奶……看着精心呵护下康复出院的患者,孙元婧特别有成就感,在她看来,白衣执甲大概就是这一刻战胜死神的豪迈气概。

这次疫区之行,孙元婧第一次看见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长江大桥,其实飞架南北的何止是长江大桥,还有无数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的奋斗者所架起的为民桥、连心桥。在武汉的日子,孙元婧总能想起初入大学校园时神圣的南丁格尔誓言——终身纯洁、忠贞职守。抗疫一线的52个日夜,449万2800秒,她有所失,有所得,也有坚守。她说:“失去的,让我更加敬畏每一个生命;得到的,让我更加尊重这份职业;坚守的,让我更加懂得负重前行。”

郭海鹏:医学世家五代传承 逆行出征仁心大爱

郭海鹏是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一名医生,随山东省第五批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第四批援鄂国家医疗队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参与救治工作。家中五代从医,郭海鹏从小就在爷爷和父亲身边耳濡目染。“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越是艰险越向前,爸妈支持你成为一名逆行者!”2月7日,当郭海鹏在赶往机场的大巴上读到了父亲挺他战瘟神的微信,泪水一下子模糊了双眼。离家三年,刚回国三个月便赶上疫情的他,毅然选择奔赴武汉,像父亲教育自己那样,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们什么是“有国,才有家”!

“拐子”是哥哥,“莫和不过”是不要害怕……武汉大学毕业的郭海鹏,义不容辞承担了整理方言对照手册的任务,进驻武汉48小时内火速编撰完成《国家援鄂医疗队武汉方言实用手册》和《国家援鄂医疗队武汉方言音频材料》,被誉为“战时方言密码本”和“武汉方言齐鲁解决方案”。许多网友说,看着看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就哭了!

选择医生就选择了一生的奉献。两个月的时间里,郭海鹏善待每一名患者,视他们如家人,仔细观察病情,用心制定诊疗方案。他所在的ICU医师团队,更是形成了一种面对危重病人的反射,看到就要冲上去。此次抗疫工作中,医疗队先后拿出了一批代表山东智慧的齐鲁标准,充分展现了“国家队”医院的责任与担当。

周敏:守护生命,践行誓言,传递温暖,点亮希望

周敏是一名齐鲁医院护理人,随山东省第五批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第四批援鄂国家医疗队驰援武汉,同时担任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副书记。在60个日夜里,她和战友们用生命守护生命,用行动践行誓言,用温暖传递温暖,用希望点亮希望!

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再戴上两层手套、N95口罩和护目镜,连轴转地六班倒,很多队员失眠严重,就悄悄吃镇静药助眠,保证精神饱满地去上班;当听到有别的医疗队员在缓冲区晕倒,小组长们说:“不管多忙多累,会第一时间让不舒服的队员离开隔离区”,主班护士们说:“会隔着玻璃看着队员脱完防护服”,感控护士们说:“会在缓冲区门口等着,看队员出来”。要求一个1,队员们总能做到10!正是每一个队员的付出,成就了这个“最强护理团队”。

共产党人时刻听从党的召唤,在工作中,医疗队50名党员佩戴党徽,亮出身份,冲锋在前。在党员行动的感召下,80名医疗队员在前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0名同志在抗疫一线火线入党。一次次病床旁与患者的握手,一声声“来,盖个章”的鼓励,医疗队员用自己的方式陪伴患者渡过了疾病的难关,用自己的努力点亮了患者生的希望。周敏说:“经此一疫,铭记终生!我愿将这份希望永远传递下去!”

曹英娟:守卫生命健康 诠释医者担当

曹英娟是山东省第五批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第四批援鄂国家医疗队副领队、护理队队长。1月24日农历除夕,医院向全体干部职工发出支援湖北的倡议,不到24小时,就收到集体请战书近百份,个人请战书近2000份。2月7日,“东齐鲁 西华西”武汉天河机场相遇,这个感人瞬间让不少网友直呼“山川携手,中国必胜!”患者病情危重,环境简陋,人员紧缺,物资匮乏,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医疗队在最短时间内制定“齐鲁方案”,救治患者生命,还制定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援鄂医疗队感控与护理管理手册》,这一“齐鲁标准”被推广应用于武大东院新冠肺炎临床防治一线。

为确保每位队员“零感染”,曹英娟总会反复交代即将进入隔离区的队员:“穿脱防护服的时候一定要小心”“防护装备不到位不能进隔离区”“有不舒服要第一时间报告出隔离区”“要休息好,吃好饭,让自己的免疫力保持最佳状态”。每天这样的叮嘱都重复上百遍,也因为不停的唠叨得了队员们非常暖心的绰号“班主任”“曹妈妈”。在“曹妈妈”看来,平安回家一个都不能少,这是自己的职责。

报告中,曹英娟还缅怀了战友张静静护士,回顾了她从疫情暴发第一时间请战到援鄂期间尽职尽责开展医护工作的过程。“愿以吾辈之青春,守护这盛世之中华。”静静地来,静静地走,静静的爱,永留人间。张静静用生命践行了自己的初心和誓言。

经历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曹英娟感触最深的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贯穿了抗疫全过程。她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伟大的祖国必将走向更加文明、富强、繁荣、昌盛的美好明天。

马承恩:去无畏归无恙 一腔铁血书丹心

马承恩,山东省第六批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第四批援鄂国家医疗队队长兼临时党支部书记。2月8日晚,第二医院紧急组建了131人的医疗队支援武汉。“那是我们医务人员的战场,国家有需要,人民有需要,我们就得冲上去!没有二话!”今年59岁的马承恩,身体并不好,但疫情当前,作为重症医学专家、同时也是一名党员的他说,奔赴抗疫一线,责无旁贷!

疫情初期,形势非常严峻,很多困难难以想象。但也正是在这样的困境里,队员们迸发出了“一腔铁血”的丹心。大家个个变成了飞毛腿,一刻不停地匆匆忙碌着;汗水浸透了衣服,一会儿就被忙得火热的身体蒸干,然后,再出一身,再蒸干……医疗队接管的是重症病区,危重病人多,救治任务重,面对重任,队员们选择了担当。从上马土法解决防护用品紧缺的困境,到与病人跳“贴面舞”的气管插管和采集咽拭子,再到“战火”铸造的CRRT团队,医疗队为每个病人提供最及时、最有效的救治方案。党员干部更是身先士卒,亮身份、做表率。在战火的淬炼中,所有非党员队员全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1名队员火线入党。

“在武汉这50多天为医疗队操的心,比我这50多年操的心都多。”由于长时间劳累、休息不好,马承恩身体严重透支,有一次甚至站了好几次都没有从椅子上站起来。他一度感觉自己坚持不到最后,可能要永远留在武汉了。对于身为队长的马承恩来说,队员“零感染”是硬任务,他要尽自己最大可能把队员一个不少地带回来。在这场考验中,他也创造了自己的几个“最”——服药最多、睡觉最少、风险最高、最冷酷无情。去时风雪,归来春风,马承恩说:“战无惧,归无恙,铁血丹心书汗青!”

郭新立代表学校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崇高敬意、热烈祝贺和衷心感谢。他强调,全体援鄂医疗队员英勇奋战,展现了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在大战、大考中彰显了感天动地的“抗疫精神”。这是一种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的守望相助精神,闻令而动、雷厉风行的英勇战斗精神,满怀信心、敢于胜利的积极乐观精神,舍生忘死、逆行而上的英雄主义精神。向英雄致敬的最好方式,就是把榜样的力量转化为奋进新时代的不竭动力,希望全体山大人崇尚英雄、学习模范、争做先进,以“追求卓越、只争朝夕”的奋进姿态,加快实现学校“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转变,奋力开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为实现中国梦、山东梦、山大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校党委副书记张永兵主持活动。活动伊始播放了记录山大援鄂医疗队员前线抗疫先进事迹的视频《山湖相连,心手相牵》。活动主会场设在中心校区音乐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第二医院援鄂医疗队代表;全体在济校领导、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齐鲁医院、第二医院有关负责人,驻济各学院、科研机构党委书记,校部机关主要负责人,师生代表在主会场参会。威海校区、青岛校区设视频分会场,同时进行了网络视频直播。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近日,山东大学发布“弘扬白衣天使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强化主人翁意识建功‘双一流’主题活动”实施方案,号召全校师生医务员工以各位援鄂医疗队员为榜样,学习和弘扬大家临危不惧的魄力、大爱无疆的情怀、精益求精的作风,汇聚和传递全体山大人共克时艰、共谋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相关链接:

山大抗疫英雄榜,向援鄂战士致敬!

报告会侧记:一堂充满山大力量的思政大课

山大党员学子学习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

山东大学学校简介

山东大学前身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被誉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起源性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开启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从诞生起,学校先后历经了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新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

山东大学学校教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学校深刻领会“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精神实质,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以追求卓越、只争朝夕的奋进姿态,大力实施“七大战略”,加快实现“由大到强”历史性转变,学校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18个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能力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5个学科进入ESI前1‰,金融数学、晶体材料、凝聚态物理、胶体界面化学、微生物、机械、材料学、心脑血管功能修复、新药制造、中国古典哲学等学科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有些方向和领域已处在世界水平,家国情怀、担当精神、崇实品格、创新素养的“山大基因”广受赞誉。

本文链接:http://m.zhijiaogk.cn/news/show-19081.html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山东大学感动!致敬!来听山大援鄂医疗队员的战疫故事,若以上文章还没有解决你的问题,想了解更多信息,可以下方留言评论或者提信息,烟台中职招生网老师一对一进行免费讲解。
版权申明:“烟台中职网”的所有作品均为烟台中职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烟台中职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收藏 0
最新资讯
2024烟台中考 筑牢校园“防火墙”,教师消防培训进行时
为了进一步加强校园消防安全工作,提高我校广大教师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2024年6月26日下午,烟台理工学校在阶梯教室

0评论2024-07-055649

2024烟台中考 烟台理工学校举行“诚信考试 展我风采”主题升旗仪式
2024年6月24日上午,烟台理工学校举行“诚信考试 展我风采”主题升旗仪式。全体师生在国旗的见证下,共赴一场“诚信”之约。学校

0评论2024-07-053932

2024烟台中考 学校暑假安全小贴士
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校教育工作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2024年暑假生活业已

0评论2024-07-053121

2024烟台中考 凝心聚力担使命 勇毅笃行启新程 —龙口市高级技工学校全体党员大会
为了进一步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组织力、战斗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根

0评论2024-07-053537

2024烟台中考 师生风采| 在职校校园里,他一路攀登,一路繁花——记烟台机械工程学校2016级优秀毕业生王宇
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所有优秀的背后,都是日复一日的自律,梦想驱动,持续奋进。王宇,烟台机械工程学校2016级机电一体化专

0评论2024-07-055472